——北京四中深化国学教育阶段性总结暨国学礼仪剧专场演出侧记
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郜云雁)今天是孔子诞辰2564周年纪念日,也是北京四中的“国学日”。下午2点,由该校初中部学生主演的祭孔仪式和4部国学礼仪情景剧,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热烈的掌声。北京四中常务副校长常菁表示,国学礼仪剧把礼仪和戏曲艺术相结合,是该校在国学教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艺术的演绎,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礼仪的核心并触动心灵,从而把国学精华和文化礼仪的种子根植于他们的心灵深处。
在长达2个小时的表演中,没有拖沓的解说,也没有啰嗦肤浅的对白,学生们干净凝练的表达和入情入理的表演,让现场观众沉浸在对传统文化的回味和重新审视之中。隆重的祭孔仪式后,缇萦救父、不弃贤妻、王艮拜师和感遇知音4部礼仪情景剧,在高潮迭起的矛盾冲突中一个个精彩地呈现出来。
宋弘“糟糠之妻不可弃”的豪情与坚守,缇萦为父跋涉千里、不畏生死的纯真与震撼,王艮心诚治学、拜服恩师的淳朴与敬畏,伯牙断琴、与子期阴阳两隔的悲痛与永恒……这些礼仪故事既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夫妻、父子、师生和朋友关系的诠释,更是对当今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惊醒。
“孩子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这样的礼仪剧既表达了传统礼仪的核心内涵,也融入了对国学精神的传递”,国务院参事、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蔺永钧说,不囿于教授所谓的表演技巧,而是让孩子们学会从“我扮演……”到“我就是……”,这样才能抓住戏剧表演的真谛,并真正理解国学礼仪的文化内涵。
在“缇萦救父”剧目中饰演汉文帝的初二学生韩易龙告诉记者,接触国学礼仪教育以前,他一直觉得礼仪是一件离普通人很遥远的事情,“现在才意识到,原来我们的许多传统礼仪都被大家遗忘了”。他说,也许我们可以简化传统礼仪中繁琐的形式,但是不能丢掉其核心的价值。
初二学生侯睿泽在“不弃贤妻”剧目中饰演丈夫宋弘。他说,自己最初一直难以体会到“宋弘被皇帝逼迫休妻”时的内心感受,为此他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对恋爱和婚姻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觉得两个人相互喜欢就是爱情,就可以结为夫妻了,现在发现这样的认识太表面化了,也有些理解真正的夫妻应该是那种在精神上可以互相依靠和支持的关系”。另外2位参加表演的于心怡和邱杨嘉昱同学告诉记者,他们从初一开始接触的国学必修课,内容跟生活息息相关,老师也很会引经据典,“这样的国学课,我们很喜欢!”
据常菁介绍,作为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院下属的中国国学中心“国学进校园”活动试点校,北京四中于今年3月28日举行了“研读经典、接续文化、养成品格”活动启动仪式。半年来,学校围绕礼仪教育,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渗透国学教育,并对初中部国学教育必修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和调整。比如,在以往讲授《弟子规》、《三字经》的基础上,整合各种经典,突出一个“礼”字,这学期则重点讲授“居家礼”和“校园礼”。同时,对家长学校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增加了家庭礼仪讲座。而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礼仪情景剧的策划和演出。“这次演出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如何理解礼仪并将其内涵表演和传达出来?如何准确地把握剧中人物的情感?如何处理好排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我觉得,孩子们经受住了考验,而最大的收获则可能是礼仪剧本身带给他们的影响和震撼”。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认为,北京四中的国学教育不但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有创新,而且在教学内容上有重点,即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养成教育,抓住了国学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他表示,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非常重视在中小学普及国学教育。下一步,将会于北京四中在培训骨干教师、国学教育经验总结与梳理以及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和联谊活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四中的国学教育课程经过近10年的探索,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和稳定的校本教材及课堂教学体系。2010年,北京四中设立了“孔阳国学工作室”,之后又相继设立了“人文教育工作室”和初中部国学社,并开展了人文游学活动。此次礼仪情景剧的演出,不但有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的专业指导,还有各高校的北京四中毕业生的倾力支持,从选定主题到剧本创作,从场景编排到服装订制,处处显露出了可贵的专业性。
来自台湾6所学校的30余名师生也一同观看了当天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