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明礼仪推广行业协会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礼仪新闻
礼仪新闻

《形象的力量:价值百万的商务礼仪与沟通》隆重上市!

添加时间:2013-08-30 17:53:23   浏览次数: 次    【 】   打印   关闭窗口

杨老师在出版《形象的力量--价值百万的商务礼仪与沟通》,给广大读者带来了自己的心声和感悟:

以下是新书预览:

第一篇 礼仪沟通价值百万
第1章 立足中国看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与礼仪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具体说来,当中国的历史扉页被掀开的一刹那,礼仪就已伴随着原始宗教而来。我国更有五礼之说,即祭祀礼、冠婚礼、宾客礼、军旅礼和丧葬礼,在我国古代,“礼”就相当于当今的法律,看来我国对礼仪的重视可见一斑。
1.立足中国,认识商务礼仪与沟通
  孔子:我用一生维护“礼”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与礼仪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具体说来,当中国的历史扉页被掀开的一刹那,礼仪就已伴随着原始宗教而来。我国更有五礼之说,即祭祀礼、冠婚礼、宾客礼、军旅礼和丧葬礼,在我国古代,“礼”就相当于当今的法律,看来我国对礼仪的重视可见一斑。若要追溯起中国与“礼”的渊源,恐怕要从古代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说起了。众所周知,孔子曾修订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其中的“礼”便是孔子的主张之一,他更在《论语》中提到“不学礼,无以立。”另外,从一些小事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重视。
  孔子的一生很不幸,在他还是个婴孩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当他初长成少年时又丧了母亲,本来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破碎了,其实他的父亲早年曾屡立战功,母亲也出身自名门望族,但这并没有让孔子感到一丝优越,他明白,如今大势已去,要想在鲁国站稳脚跟,就必须靠自己不断地努力。年少时就能有这种思想和城府,要归功于母亲在世时对孔子的悉心教导,让年少的孔子就懂得了许多大人们才懂的人生道理,这其中就包括“礼”。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向来是孔子对待学习知识的态度,他认为,懂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就需要继续学习,这不仅是一个人对待知识的真心体现,更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一种大“礼”。孔子说到做到,那时鲁国修建了一座祭祀周公的太庙,孔子刚进入太庙时,年少无知的他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兴趣,于是总是不自觉地向身边的人问东问西,也因此招来了别人的闲话:“听说陬邑大夫的儿子(孔子)很懂礼,我看都是胡说的,他什么事都要问别人,烦都烦死了!”孔子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对那些人说:“这表示我对知识的尊重,不懂就要问,这才是合乎礼法呀!”
  没错,在孔子那个时代,要想在政治上取得一定地位,就要学习礼法,更要遵守当时的礼仪,这可是当时的基本功之一。孔子非常善于向他人请教,这也是他留给我们后人的“礼”之一,有时候勤奋、博学往往不足以成就一代宗师,唯有讲“礼”之人才能受到前人的尊重和后人的欢迎。
  此外,孔子也说过“博之于文,约之以礼。”,由于礼通常在在一定环境背景之下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所以对于社会上的人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对于社会人士的言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也是孔子不惜用尽一生维护中国礼仪的根本原因。

孟子:养老尊贤,俊杰在位
  敬老尊贤出自孟子的《孟子?告子下》,其原文是“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意思是,要尊重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品德高尚的贤人以及有才干的人,而“庆”则是“赏赐”的意思,待他人有礼也必受他人以礼相待,同样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礼仪之美。
  另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根据《礼记》的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意思是,年纪在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自去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却应该得到很大的一份子,这同样说明了敬老养老的规矩和礼仪制度。
还有一些古代书籍中,甚至对于年轻人和长辈对话时,声音应该控制在什么声量也做了具体的要求,例如,《养蒙便读》中记载道:“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意思是在和长辈说话时,要保持严肃,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和对方大吵大闹。
  总之,在我国古代,上至君王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说话办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不同辈分之人的尊重,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有修养的重要考察标准之一。孟子还认为,不管当前的社会处于什么形态,都需要尊敬长者,并不是因为长者比我们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阅历颇深、工作时间长、贡献多而受到尊重,而是因为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去,身心疲惫,因此更需要我们年轻人的呵护和帮助。
  后来,尊贤的思想还影响到了三国时期的刘备,有个耳熟能详的典故叫做“三顾茅庐”相信大家一定听过,其中,刘备正是因为欣赏诸葛亮的才华,才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打天下,其实,刘备本可以用讨伐或者命令的语气来威胁诸葛亮,然而他没有,他充分尊重自己看中的人才,也正因如此,诸葛亮才被其诚意所打动,也才有了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佳话,可见,在礼仪基础上的沟通往往更容易成功。

影响百代的“周礼”
  在我国古代,礼仪分为“三部曲”,《仪礼》、《周礼》、和《礼记》,《周礼》主要记述了周朝的官制礼仪,它之所以对后世影响深远,影响百代,成为三礼之首,是因为周代的礼仪制度延续了几千年,更被人们封为“古制”,它也确立了是我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具体地细分成了“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这五大礼仪一直延续至今。下面对这五大礼仪做下简单的介绍:
吉礼
  也就是祭祀时的礼仪,古代人都讲究祭祀,在特殊的日子敬奉天上和地下的神鬼,主要活动有祭天、祭宗庙、祭社稷、等,其实这就相当于现在逢节日人们的祭拜礼一样。
凶礼
  在古代,科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不幸,人们只能通过祭天祈福来祈祷减轻灾祸和苦难。所以,凶礼通常与吊唁、哀悯有关。主要有死人时的丧礼、遇到自然灾害事的吊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等等。但因为人们无法预知未来,所以,通常情况下,凶礼都是在不幸发生之后才开始的求福活动。
军礼
  古代的军礼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礼仪,毕竟军事活动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其中,无论是用兵征伐还是分配土地,甚至是征收赋税、修建土木工程等活动中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治国的一项重要策略。
宾礼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都有“诸侯见天子”一说,即小国诸侯们需要定期向大国、强国上供,以表示尊敬,同时也增加了各国之间互通有无的频率,具体体现在“朝、聘、盟、会、遇、觐、问、视、誓、同、锡命”等有着浓厚时代气息的礼仪制度。
嘉礼
  嘉礼的内容最为丰富,在古代最受欢迎也颇有讲究,例如,帝王之位的传承、乡亲邻里的酒桌礼都需要遵循嘉礼。当然,最重要就是婚礼、贺礼、庆礼等礼节了,其中婚礼的礼节一直延续至今,广为人们所使用。
  正因为《周礼》的制度涉及了方方面面,所以也成了儒家最宝贵、最辉煌的大典。但《周礼》的命运却是坎坷的,在它问世之初就被秘密藏起来,一时间无人知晓。直到汉成帝刘向时期,才发现《周礼》并著录出版,大力推崇此书,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演变,这本书才得以兴起,并影响现代人学习礼仪,成为礼仪著作的典范。
2.价值百万的商务礼仪及沟通
商务精英为什么都要学礼仪?
很多商务人士可能还不懂:为什么我一定要学习礼仪?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人们不再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开始日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每个人都想要生存在一个和谐共生的空间,里面充满了真诚、理解和友爱。那么在这个大环境中,人与人之间该如何交往、合作、共生存呢?答案便是以礼相待。特别是整天谈生意、谈合作的商务人士,你的礼仪形象是否美好,不仅代表了你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而且将直接影响业务、事业能否取得成功。人们没有机会去了解你的思想,但是人们会去观察你的行为!
人们没有机会去了解你的公司,但是人们会去看你员工的表现!
人们还未曾使用你的产品,但是人们会通过包装来评判产品的品位与价值!
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不是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你在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人?
好多人在奇怪,我明明是一好人,为什么别人感受不到?
我明明不是一个傲慢的人,为什么别人感受到的是傲慢 ,
我明明不是一个自卑的人,但是别人却感受不到我的自信?
  很多内在的与呈现的总是会出现偏差与纠结,随着一生当中身边经过的一个个面孔,一个个角色和一个个身份,能成为你生命中的过客或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这一切与这些面孔,角色与身份无关,与你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有关——你的礼仪商数决定了你即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一切内在的价值都会通过外在呈现
知行合一,表里如一,真正成为知礼、懂礼、有礼的现代职业人!

  另外,从我培训师的专业角度来看,人始终是社会性的动物,即时刻处在以合作为基础的一定社会劳动关系中,或者说,我们没有人能都脱离群体而单独应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那么在这个共同的群体中,产生摩擦就成了必然事件,那么此时如果大家想要共生存就需要通过“礼”作为一剂润滑油,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商界的纷争。

上一篇:开罚“中国式过马路”  下一篇:东亚运礼仪“苦”并美丽着
回顶部


冀公网安备 13060202000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