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礼仪协会
您的位置:首页 > 礼仪知识 > 习俗礼仪
习俗礼仪

旧社会婚嫁习俗

添加时间:2013-08-30 08:57:13  浏览次数:

  提亲 旧社会,青年男女的婚姻须遵从父母之命,信奉“媒约之言”,没有自己作主的权力.男子到十五六岁,还有的稍晚些,就由父母包办,先找门当户对之人家,然后托媒人去求亲,叫“说媒”。如果女方向男方求亲,叫“倒提亲”。经过媒人将男女双方的情况互相介绍后,双方就暗地打听对方的长相、性格、作风、对男方还要打听其家产和兄弟情况,这叫“捎亲”。如双方都较满意,即可定亲。有些讲究的人家在定亲前还要找算命先生“合八字”即将双方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属相合在一起,看看是否犯克。由于这种封建习俗,很多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造成了不少的婚姻悲剧。

  定亲 男女双方认为满意后,即可约定日期互送定亲礼。男方要选择吉日,备好金银首饰、衣料、化妆品及猪肉点心等礼物,并附上问安帖,由煤人带领送至大方家。女方收礼后即以鞋、帽或者文房四宝等作回礼。

  下媒启(洒八字) 即通过换八字作为订婚的书面证据。由男方把书写男受双方各自的出生时辰、属相、性别、年龄并附“敬求金诺”字样的帖子,加猪肉、点心送至女方家中,女方收礼回“仰答玉音”等字样,意在防止悔婚,相于现在的照订婚照片。

  查日子 因迎亲讲究黄道吉日,旧时还要占卜先生根据方的命相查定喜期,如“媒人月”、“大利日”。喜期确后,双方协商找一吉日,男方将结婚日期正式通告女方并“迎亲帖”,俗称“上头帖”,上面书写新娘衣冠、开面、梳妆、上下桥的面向,并送女方所要的彩礼,必须照数付齐。如有拖欠,女方便不收“迎亲帖”。女方收下“迎亲帖”后,便定下了喜期。现在这种陋习已废除。

  贺喜与宴客 过去在定下喜期的头两三天就有贺喜与宴客的习惯。即男方的邻居、家族、亲友多赠送礼物,除贵重礼品外还要送喜樟、横匾,上写“天作之合”、“福禄鸳鸯”等贺词。女方亲友、邻居多送衣料、化装品、日常用品,这叫“添箱”。送礼的朋友、亲戚一律坐席“喝喜酒”宴席上新郎要不论辈份一律敬酒。有的还在席上哨庄乡”,即新郎由视路人领着给本家长辈按男女逐个道喜(跪拜磕头、行四拜礼)。

  喜期 (迎亲日)当地民俗高“红”忌“白”,以红代表喜事。在婚期的头两三天,男方家就忙碌起来,收拾新房、请礼仪先主、请仪仗队、轿子、迎亲女客,一切就绪。头三天(选双日子)拉陪送(嫁妆)。“陪送”是由女方父母给女儿办置的“七大件”:柜、箱、橱桌、椅子、盆架、梳妆桌,小件有单衣、棉衣、衣料、被褥(四铺四盖或八铺八盖),点缀物:一把竹筷子(快得子)、两棵艾(爱)、发面浆糊(婚后发家)、盐(有缘法)等一些日常用品,按类分好,贴上红纸或系红绳以示喜庆。当地有两种风俗:有的“陪送”由女方送至男家,叫“送陪送”,有的是男方请人帮忙用车到女方家里去拉,叫“拉陪送”。第二天,另方再将新娘的上轿衣等服饰物品送至中,以备迎亲时穿用。第三天(迎亲日),最热闹。一早,男方家的街门、屋门外都贴红对联,上书“关睢起雅化,麟趾喜呈祥”等等。门上挂一幅红绸子,影壁及门墩上都贴上双喜字。迎娶时,锣鼓齐鸣,喇叭奏着喜庆的曲子,前面新郎打扮一新,快到家门时,轿夫小步跑行,故意使轿颠,名叫“踏街”,也叫“晃轿”。

  花轿进入门庭,鞭炮齐鸣。新人落轿后,奏乐、唱喜歌,招来街坊邻居来看新媳妇。婆婆送上用红纸包的织布机的剩花子、让新娘抱着,意思是过门后婆媳共同纺织。新娘扶出花轿、新郎手牵红绸走在前,新娘手拉红绸随后,踏红毯步入家门。新人须在过门口时跨马鞍。步入院内,庭院内摆着香案,点燃的香烛旁放一大斗,斗里装满红高梁,高梁里竖着一个秤秆,用秤秆挑下新娘的罩头,即叫“挑盖头”。然后司仪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同入洞房”。拜完后新郎新娘同进洞房。

  入洞房后,亲朋及街坊的孩子涌入洞房取闹,叫“闹新房”。新人同坐在一个板凳上有人端一大杯酒,让新郎喝上一大口,扭脸喷在新娘脸上和头上,意思是财气之意,永为夫妻。然后新郎走出,将新娘扶到炕上,端来一碗挂面,新娘用筷子把面挑到炕席后,叫“落脚长寿面”。然后新娘上轿衣,有人给重新换上新衣,重新梳头打扮。这时送轿夫来问新娘晕轿没有,这叫“照房”。照房后,新娘坐在炕头上任人观看,品头论足,叫“坐炕”。入夜,客人们散去。洞房内点起灯盏,灯盘内放两根灯芯,燃香油。新郎新娘须小心冀冀地按时挑拨灯芯,不能让灯灭,意味长命灯。灯灭则认为不吉利。睡觉前,新郎和新娘各用一个用红绳相连的酒杯同喝“合婚酒”。桌上还有四个红鸡蛋,由新娘剥开壳先叫新郎咬一口,然后新娘再吃掉,第二个新郎自剥自吃,最后两个归新郎自吃。意思是:婚后同床,万事无妨,双双遇事吉利,来年早生贵子。夜深了,窗户外还有一些调皮的孩子趴在窗台周围听新郎新娘说悄悄话,这叫“听房”。

  接三天 即女方娘家人以长辈口气给新郎下请贴,并有盼女儿回门的回贴。一些女方娘家的叔、伯、姨、姑、勇也都写贴请斩女婿赴宴,这叫“接三天”。

  “接三天”这天由视路人陪同,前来赴宴,腰里带着钱钞,预备“闹喜”用。“闹喜”,即厨师上菜敬酒及女方家的晚辈孩子们,由嫂子们带领着来桌前认新姑夫,叫孩子磕头道喜,要喜礼,视路人点头,新女婿掏钱。一次、两次,钱给少了三次也不止。

  看二日、拜三天 看二日,即结婚第二天女家派人来男家看望。拜三天,即婚后第三天,新娘到同族家拜见等长。上喜坟,即第三天新娘由婆母领着上坟祭祖。

  谢媒 成婚后,男方要送给媒人一个猪头,也有的送财物,这叫“谢媒”。

  喜事新办 以上所述是过去的一些封建礼仪和陈规陋俗.今天大都废除。现在的青年男女大都自由恋爱,勤俭办婚事。城区有的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男女双方共同置办新房用具。一段都有大衣根、写字台、新式席梦思床,有的添置了电视机、录音机等。接亲用自行车或小汽轧车。礼仪式简单。大多数青年旅行结婚,不但节省了一些繁琐的礼仪,而且还饱览了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增添了爱国之情。这也说明,古城临清的当代青年在改革的年代,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回顶部

冀公网安备 13060202000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