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礼仪协会
您的位置:首页 > 保定历史文化 > 保定历史文化
保定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添加时间:2013-08-23 08:25:22  浏览次数:

西陵摆字龙灯
  易县西陵镇忠义村摆子龙灯独具特色,因龙体内置灯,并可用龙体摆出字形而得名。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民国初年,清西陵摆字龙灯是西陵守陵衙门之间拜年时的花会表演。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摆字龙灯才传入民间,成为表达农民意愿的一种民间舞蹈。2008年6月,摆字龙灯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展名录。



十番会
  在易县的东韩村和后部两村,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花会,名叫十番会,是以合奏演出为主的音乐类花会,以演奏人员众多、场面宏大而闻名。十番会又有武十番、文十番之分,武十番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文十番以弦乐为主演奏起来温文尔雅,流行于易县,而以东韩村和后部最具代表性。2008年6月,以“东韩村拾幡古乐”的名称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展名录。


定州秧歌
  定州秧歌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北宋年间,苏轼在定州任知州时,看到农民边插秧边轻声哼唱,便把词曲记下来,改编后成为“插秧歌”,迅速在定州北部传唱开来,歌中有“水上白鹤惊飞处,稻禾千里尽秧歌”之语。1942年,艺人秦志荣与弟子宋文川合演的《杀楼》、《描金柜》、《黄氏女将香》颇受群众赞誉,当时流传着“拆了房买了砖,也要看看宋文川”的民谣。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涞水南洛古乐
  涞水县南高洛村的音乐会尤为知名。音乐会尊奉道教四御之一的“后土皇帝”,演奏的是原汁原味的“古乐”,曲谱是最古老的工尺谱和燕乐半字谱。南高洛古乐被专家学者鉴定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是易县后山文化的留存,是南北朝、唐宋时期宫廷歌舞大曲的再现,“填补了中国音乐史有史无声的空白”。 2006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哈腔
  又名柳子调,系传于河北、山东的地方戏,哈哈腔早期的演出活动,常是以自娱自乐为主,代表剧目有《王小打鸟》、《三拜花堂》、《唐知县审诰命》等。哈哈腔的唱腔,用清苑方言演唱,属于板腔体,分10余种基本板式。上世纪80年代后,一批青年演员崭露头角。清苑哈哈腔剧团是全国唯一保留的哈哈腔专业剧团。2006年,哈哈腔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梆子
  田际云(1864-1925)是河北梆子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人物,艺名“响九霄”,高阳县王草庄人。他第一次成立了招收女子学员的戏曲科班——崇雅社,第一次在舞台上起用女演员,并且对河北梆子表演艺术进行大胆改革。田际云所建立的戏班在北京形成了与京剧分庭抗礼的局面,达到了河北梆子艺术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高阳又为河北梆子艺术培养了齐花坦和张惠云,拍摄了戏曲电影《宝莲灯》,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老调
  也称为高阳老调、保定老调,是在当地河西调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梆子、秦腔的表演风格,清乾隆末期已在白洋淀一带地区广为流传。老调须生周福才的代表作《调寇》、《临潼山》等尤为知名。1954年,高阳县老调剧团成立,1959年改称为保定专区老调剧团。先后拍摄了老调戏曲艺术片《潘杨讼》、《忠烈千秋》,成为久演不衰的艺术精品。


北方昆曲;
  “北方昆曲”又称“高阳昆腔”。其唱腔健朗、质朴刚柔并济,充满程式之美,心中国建立后文化部以高阳县河西村昆曲艺人组建了中国北方昆曲剧院。其代表人物韩世昌、候玉山、马祥麟等。2003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北方昆曲正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槐茂酱菜厂
  “保定府三桩宝,铁球、面酱、春不老”,其中面酱是槐茂的主要产品。1671年(清康熙十年),原籍北京金鱼胡同的赵氏夫妇迁到保定,用几口大缸在西大街从事酱业。原来门口曾经有一棵古槐,因而取名槐茂酱菜,借喻买卖像古槐一样枝繁叶茂。槐茂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30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保定的酱菜业发展非常迅猛,1870年发展到20多家。1998年槐茂酱菜厂改制为股份制的“槐茂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酱菜、面酱、酱油、食醋、腐乳五大系列,100余种产品。


保定天桥——“老马号”
  古城保定有着沧桑久远的历史, “老马号”是古城历史的印证。从明清朝代遗留下来的“老马号”是当时古城保定最大的商业集中区。清朝年间修建的“老马号”建筑极具规模和特色。在很长的街道两侧平房上,用涂有红漆的方形木头一排排搭建而起,锥形的顶棚宏伟气派。





“莲池书院”
  古莲花池由元代汝南王张柔始建,后成为国内十大园林之一。直隶为畿辅“首善”之地,莲池“林泉幽邃,云雾苍然,于士子读书为宜”,清雍正十一年,直隶总督署李卫故将院址选在莲池,因地取名为“莲池书院”。
莲池书院自开办伊始就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成为北方最高学府,皇家的高级人才培训中心。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多次巡视。清末状元刘春霖、清史馆总纂王树楠以及民国风云人物冯国璋等均曾就读于此。
解放以后,毛泽东到莲池故地重游,他说:“莲池之所以有名,关键是莲池书院有名,莲池书院在清末可称四大为全国书院之一。

方观承《棉花图》
  清乾隆三十年 (1765 年 ), 直隶总督方观承编撰成《棉花图》 , 并刻石十二块。共有图谱十六幅 , 依次为《布种》、《灌溉》、《耘畦》、《摘尖》、《采棉》、《拣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 , 反映了棉花从播种、收获到纺织、染色成布的全过程。每图都有文字说明 , 并有乾隆皇帝和方观承依据画面内容分别吟咏的七言绝句各一首。






战国古城燕下都遗址
  位于县城东南,北依北易水,南临中易水,略呈不规则的方形,中部有运粮河纵贯南北,河东侧有隔墙一道,将城分为东西两城。燕下都见证了燕国的兴盛与衰亡。






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金台驿街原保定育德中学旧址,是留法勤王俭学运动的发祥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李石曾先生是保定市高阳县人。纪念馆再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始末,热情讴歌了以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李富春、李立三、陈毅、聂荣臻、蔡畅、向警予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乎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光辉业绩。



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
  晋察冀边区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制度最早实施的地区之一。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太行山麓的阜平县境内。现存砖木结构的民房九间。边区政府的成立,对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起了榜样作用。在这简陋的小屋里,毛主席曾写下了《1948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两篇重要著作。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满城陵山汉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城西北21公里处满城县陵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山洞宫殿。发掘出土各类文物1万多件。其中仅金银器、玉石器、铜器、铁器等精品便有4000多件,各类铜灯19件,尤以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最为珍贵。刘胜、窦绾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全国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




刘伶醉烧锅遗址
  刘伶醉烧锅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刘伶醉酒厂第一制酒车间。1997年7月,刘伶醉酒厂在车间改建时,发现古井遗迹,后经省市县文物部门调查发掘,确定了遗址的范围和年代。2001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四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柔墓
  位于保定市满城县城西7.5公里的岗头村酉2里月明山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区依山傍水,地势高峻,有"头枕九龙(墓地北面是九龙山),足蹬八宝(墓地南边是八宝嘴山),左揽日光(墓地东边岗头村内有日光腐),右抱明月(墓地西边有月明寺),腰系玉带(墓地南边有漕河)"之说。









《敌后武工队》
  是描写冀中军民抗日斗争故事的优秀长篇小说,它通过以魏强为首的武工队同日伪军的复杂艰苦的斗争,热情地讴歌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称赞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用。







《红旗谱》
  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








《荆轲刺秦王》
  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遣荆轲携带督亢地图和秦将樊於期的头颅,去秦国谋刺秦王,秦舞阳等相随。临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歌声慷慨悲壮。图穷匕首现,事败被杀。



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子弹打光,就用石头拼命的砸下去,最后,这五位英雄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平原游击队
  1943年秋,为粉碎日本侵略军“扫荡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牵制日军松井部队,阻敌进山增援,同时保住坚壁在李庄的粮食。李向阳神出鬼没,令松井草木皆兵。终于全歼松井部队。





雁翎队
  在保卫白洋淀的战斗中,雁翎队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白洋淀周围的群众,在整个夏季和秋季,除去每日回家做饭外,长期的生活在船上,配合着雁翎船队和八路军的水上部队,向敌人战斗。





冉庄地道战遗址
  在河北省清苑县冉庄,距保定市约30公里。在抗日战争时期,冉庄人 民积极开展地道战,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致使敌人“宁绕黑风口(张登), 不从冉庄走”。由于冉庄人民开展地道战功绩卓著,曾荣获“抗日模范村”的 光荣称号。现在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就是冉庄人民光辉斗争业绩的历史见证。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张飞、关羽、刘备。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桃园结拜兄弟。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焚香礼拜,三个人按年岁排列。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王二小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头上。
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小兵张嘎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它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抗日战争中水乡白洋淀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气”,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







野火春风斗古城
  描写抗战时期华北某古城我地下党组织对敌人进行策反斗争的故事。故事情节惊险曲折,表现出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曾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著名演员王晓棠饰演银环和金环,王心刚饰演男主角杨晓东。曾在保定西大街拍摄实景。
回顶部

冀公网安备 13060202000775号